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james miller 00301083677_bdf1d56dhttp://expo.people.com.cn/n/2015/1105/c57922-27779052.html

1月1日上午,由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单位主办,国家行政学院、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论坛以 “乡村文化复兴开启文化为王新时代”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地方领导、村支书、农民代表等共4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乡村文明中心主任张孝德主持,公共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史美兰,著名生态哲学家、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柯布,农村教育发展中心大数据中心主任、全国县域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以及施永青基金总干事、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庆芸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柯布带来了美国加州许多生态环保主义者美好的愿望和祝贺,并指出生态村的建设已经成了世界性的运动,乡村文明的复兴是一个全球性的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会议提到乡村文明复兴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本届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今年10月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表明中国已经向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转型。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是多样性的,而乡土文明是最具有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当前严峻和复杂的挑战,都需要从文化入手,方可避免治标不治本。乡村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农耕社会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命脉所在,在这一次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热爱故乡,保护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文明。

与会期间,论坛还发布了“乡村文化复兴从我做起倡议书”,倡议重新解读乡村,乡村不仅是一个寄托乡愁的地方,更应该是精神洗礼的朝圣之地,她需要所有人以朝圣之心回馈乡村,放下傲慢之心,索取之心,把乡村作为精神洗礼的朝圣之地对待,把乡村农民看成是朝圣之地的守护者,布道者,给予尊敬和保护。

论坛特别邀请了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小约翰·柯布,加拿大女王大学博士詹妮弗·兰彻,加拿大中国研究专家、加拿大女王大学教授、女王大学文化研究项目主任苗建时,美国纽约高瀑园中草药保护基金会主席简·吉伯里特、克瑞斯·巴格特,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环境教育专家帕翠亚·倍婷,无用设计生活空间创始人马可,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以及原小毛驴市民公园名誉园长石嫣就“生态文明时代的命运共同体与乡土文化价值”进行了乡村文化价值的国际对话。

本次论坛历时两天,就乡村文化时代价值解读与再发现、诗意栖居的乡村设计、古村落活化保护与乡村文化薪火传承、文化人下乡与新文化复兴、乡村启蒙教育与乡村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保护和乡村博物馆建设等主题建立了分论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福建培田古村落研究会副会长吴美熙、山西光村村支书薛增禄、浙江溪头村村支书曾志华、内蒙古自治区敖尔金新村百吉乐游牧部落旅游村发起人白金、浙江月山村山妞果蔬合作社理事长吴艳霞、北京黄土坡村书记杨振军、山西原平农民诗曲社社长邢晨、贵州黔东南州侗族大歌优秀代表陆丽琼、辽宁栗子房镇党委书记张为武、青海杂荣村文化学习发起人萨嘎朋等在论坛上发言,讲述了自己真实感人的乡建故事。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26th, 2015 at 4:06 pm and is filed under Media, Print.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Responses are currently closed, but you can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