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的脸
BY Audrey Roberts 洪京博
来到中国之后,作为美籍华裔的洪京博 (Audrey Roberts)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疑问。她那看似亚洲人的面孔下实则有着 “typical American” (典型的美国人)的灵魂。而那些向她发问的人问得愈是紧迫,她愈想将此问题探究清楚。
我的存在有点特别。我在中国出生,但在2000年被美国父母领养。我长在美国,所以我拥有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童年。我的父母只会说英文,他们很喜欢吃汉堡和热狗,而我的高中经历也好像美国电影一样。但是我的脸就是亚洲人的脸。
Image credit: svstudioart
来到中国以后,我发现了我的脸和说话的差异让别人觉得很迷惑。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奇怪:
“你的口音有点奇怪。是日本人吗?还是韩国人?“
“不是,我是美国人。我是华裔。”
“哦。你父母没有教你中文吗?”
“我是被领养的。”
“哦,这样啊。但是你就是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
我知道我的语音和语调都有问题。所以我每次跟中国人说话,都知道他们想要问我的问题。
“你不是中国人吗?”
我说明我的情况以后,他们都一定会说:
“啊~~ 是这样的啊。” 然后他们会会心地微笑。
我觉得我最可笑的经历是我跟一名滴滴司机的对话。他还是问我一模一样的问题,然后说道:
来到中国以后,我发现判断一个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不一定取决于你出生的地方,也不一定取决于你的相貌。
有一次一个人告诉我,
“你出生在中国,你就是中国人。你有中国血统,你就是中国人。”
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对的。尽管我在中国出生,但在我再次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对我形成重大的人生影响。而在美国,我被大部分的人认为是美国人。在法律上我也是美国人。所以我对于自己身份的认知就是一个美国公民。然而,就算我不是中国人,我和中国也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因为我有中国人的脸而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我在中国居住两年的人生经历:我跟中国人打交道,也因此体验中国的文化。
credit: https://www.economist.com/the-americas/2015/01/15/the-dragon-and-the-gringo
美国的人口包括各种各样的种族,不论种族,他们都被称为“美国人”。要知道,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美国人看的是他/她的“美国性”。据我所知,“美国性”指的是你爱美国,爱你的国人,而且能够理解美国的文化。那“中国性”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但是我认为你不能用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民族身份,你不能“以貌取人”。在美国文化中,“美国性” 看的是你和美国有没有深刻的联结。我觉得“中国性” 可能也应该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