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Publications

Chinese Articles

中文文章

刘康. 印度民众看中国崛起——亚洲风向标民意调查[J]. 人民论坛,2014,28:62-67.

曹永荣,黄旻华,刘康,徐剑,吕杰,约翰·奥垂治. 美国民众涉台观点的Biprobit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J]. 台湾研究集刊,2013,06:47-58.

韩瑞霞,徐剑,曹永荣,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 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国际调研[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52-58.

柯白,魏柳南,贾拉尔,格拉茨,刘康,胡伟,成中英,高瑞泉,葛兆光. 激辩中国道路——世界中国学论坛观点集粹[J]. 社会观察,2013,04:8-11.

曹永荣,韩瑞霞,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 美国民众对军售台湾支持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J]. 台湾研究集刊,2013,02:17-26.

朱云汉,刘康,黄旻华,魏迪英. 如何打造中国对外形象?——基于东亚各国(地区)民意数据的分析[J]. 社会观察,2013,07:7-10.

曹永荣,刘康. “美国公众对华态度”实证调研——基于“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话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13,08:116-123.

曹永荣,韩瑞霞,徐剑,刘康.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人士眼中的上海城市印象满意度架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51-57.

刘康. 国家形象塑造:讲外国人听得懂的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07:24-33.

曹永荣,韩瑞霞,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 美国民众对中国台湾地位认知的影响因素——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实证调研[J]. 台湾研究集刊,2012,06:21-30.

刘康. 美国人如何看中国——《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证调研》之一[J]. 对外传播,2011,08:43-44.

刘康. 党派、媒体、教育对塑造中国形象的作用——《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证调研》之二[J]. 对外传播,2011,09:40-41.

刘康. 启示和建议——《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证调研》之三[J]. 对外传播,2011,10:38-39.

韩瑞霞,曹永荣,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 差异中的同一: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大型国际调研[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49-55.

徐剑,刘康,韩瑞霞,曹永荣. 媒介接触下的国家形象构建——基于美国人对华态度的实证调研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6:17-24+108-109.

刘康. 上海世博会: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大舞台[A]. .公共外交季刊2011春季号(总第5期)[C].:,2011:13.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 刘康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 阅读赵启正[N]. 中华读书报,2010-09-01010.

刘康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 打造软实力,先要不说空话[N]. 国防时报,2010-10-13020.

刘康. 西方视角中的西藏形象与话语[J]. 中国藏学,2010,01:3-8.

刘康. 国际传播的媒介和中介——中国眼中的西方“中国通”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2:74-75.

刘康. 寻找新的文化认同:今日中国软实力和传媒文化[J]. 文艺研究,2010,07:13-20.

徐炯,郭曼,陈保平,何建华,陆小华,高韵斐,王茂亮,周志懿,杨晖,于威,秦朔,卜宇,刘康,李本乾,滕俊杰,张勇,谢耘耕,徐浩然. 传媒精英对话传媒学子 上海交通大学远东大讲堂成功举办[J]. 传媒,2010,08:30-37.

刘康. 全球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6:7-10.

刘康. 比较文学的学科导向和问题导向[J]. 中国比较文学,2009,01:32-35.

刘康.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的不同选择——关于《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01:130-137.

刘康. 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危机——从美国学术左翼的现状谈起[J]. 文艺争鸣,2008,01:18-26.

刘康. 现代性、现实感与问题意识——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23-28.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刘康. 对话:关键时刻的语境大串联[J]. 中国图书评论,2007,04:104-108.

刘康. 从区域研究到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学术范式转换[J]. 文艺研究,2007,06:12-20+166.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刘康. 关键时刻的语境大串联——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03:75-81.

刘康. 怀旧的合法化:论今日中国的革命题材电影和电视剧(英文)[A]. 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2005:1.

刘康. 新闻调查节目提升了中国媒体公信力[J]. 新闻记者,2005,10:46.